癌症最新療法

光動力療法 Photodynamic Therapy, PDT
光動力療法的作用基礎是光動力效應。這是一種有氧分子參與的伴隨生物效應的光敏化反應。其過程是,特定波長的激光照射使組織吸收的光敏劑受到激發,而激發態的光敏劑又把能量傳遞給周圍的氧,生成活性很強的單態氧,單態氧和相鄰的生物大分子發生氧化反應,產生細胞毒性作用,進而導致細胞受損乃至死亡。 
光動力效應的三要素是光敏劑、照射光和氧。由於光動力治療是在活體上進行的,活體組織又是含氧的,所以在臨床實際工作中對光動力治療的主要影響因素是光敏劑和照射光。
光敏劑的光動力活性、光吸收特性和靶向特性,決定了其臨床可用性和適用範圍。照射光的波長正確性、輸出穩定性和投照可靠性也是決定治療效果重要的可控因素。
光動力效應能夠用於疾病治療的兩個前提,是基於特定病變組織能較多地攝取和存留光敏劑而靶部位又較易受到光輻照。因為只有這樣,強烈的光動力效應才會發生,才能充分破壞病變組織。一般說來,實體惡性腫瘤、某些癌前病變及一些良性病變可較多地攝取和存留光敏劑,只要這些病灶處於激光光纖能夠抵達照射的範圍,就有可能成為光動力治療的適應證。
光動力治療中,除了光能轉化過程中產生的單態氧和自由基能直接殺傷病變細胞外,還因這一過程引發的毛細血管內皮損傷和血管栓塞造成的局部微循環障礙,進一步導致病變組織的缺血性壞死。 
光動力治療分兩步來完成。首先,是給患者注射光敏劑。然後,是對病灶區進行激光照射。
目前臨床上常用的光敏劑是PHOTOFRINR,患者注射後通常需等待40至50分鐘才進行激光照射。
這是因為此時病變組織中的光敏劑濃度仍保持在較高水平,而周邊正常組織中的光敏劑濃度已降到低水平。選擇這個時機照光,既可有效殺傷病變組織,又可減少對周邊正常組織的損傷,爭取獲得最佳的選擇性殺傷效果。 
光動力治療中的照射,只起激活光敏劑的作用,能量無需太集中,不會造成照射區的明顯溫升,更不會造成組織的熱損傷。而通常的激光手術,則是利用高能激光束所產生的局部高溫,來切割、汽化或凝固病變組織,所以光動力療法和傳統的激光手術有本質的區別,光動力治療是一種光化學反應誘導的生物化學作用過程,而激光手術是一種單純的物理作用過程。
HIFU(高能超聲聚焦刀) High-intensity focused Utrasound
高能超聲聚焦刀(high-intensityfocusedultrasound,HIFU)治療原理: 1.1高熱效應 區別於低功率聚焦超聲,HIFU治療儀能將高強度的超聲能聚焦於治療區域,能在0.5秒內能迅速將目標區域組織溫度驟升至70℃以上,使細胞內蛋白迅速出現凝固性壞死(腫瘤細胞致死)
高能超聲聚焦刀(high-intensity focused ultrasound, HIFU)治療原理:
1. 高熱效應 
區別於低功率聚焦超聲,HIFU治療儀能將高強度的超聲能聚焦於治療區域,能在0.5秒內能迅速將目標區域組織溫度驟升至70℃以上,使細胞內蛋白迅速出現凝固性壞死(腫瘤細胞致死溫度的臨界點在42.5~43.0℃,而正常細胞則為45℃,對於肝臟組織而言,局部溫度超過58℃即可致組織凝固性壞死)。
2. 空化效應
通過氣泡的強烈膨脹和萎縮運動,使腫瘤細胞產生機械性破壞。 
HIFU技術是現代工程技術和醫學相結合併發展的產物,其是利用超聲波的生物學效應,通過一定技術手段,將體外發射的聲波聚焦於體內病變組織。由於聚焦部位的強大能量沉積,組織內溫度瞬間即可上升到65℃以上,可達到靶向破壞病變之目的。這種技術可達到精確外科所要求的精確「切除「(ablate)病變組織之目的,因而又稱為HIFU外科。其無需採用侵入性手段即可將機體內病變組織破壞,屬於無創治療技術,故也被稱為HIFU無創外科。這將大大減輕對機體正常組織不必要的損傷。HIFU目前在臨床上最廣泛的應用是在腫瘤治療。

一系列研究表明,HIFU治療後機體抗瘤免疫往往增強,從而可起到繼發抑瘤效應。即可部分達到外科手術+生物治療之效果。這一方面與瘤體被破壞後,腫瘤/宿主優勢得以改善,另一方面與HIFU破壞瘤組織時,改變其抗原性,更有利於刺激機體免疫系統有關。 
超聲治療發展中的一個階段是超聲熱療技術。HIFU技術是在超聲熱療基礎上發展起來的,而熱效應在HIFU治療時又起重要作用,因此HIFU可納入廣義的熱療範圍,只是HIFU治療有其獨有的概念。現普遍接受的觀點是,如果治療時組織內溫度不能上升到65℃以上,即不能使被治療組織出現瞬間凝固性壞死,不能做到適形和實時治療時是不能稱為HIFU治療的。
冷凍療法 Cryotherapy
冷凍治療是利用致冷物質產生的低溫,作用於病變組織,引起一系列物理化學變化,導致組織細胞壞死,而達到治療目的的治療方法。

理論原理
使人體局部組織迅速降溫冷凍以治療疾病的方法。組織細胞突然受冷凍,體液迅速形成冰晶,致使細胞受損,去除製冷源後,即逐漸出現水腫、壞死、脫落,最終形成瘢痕。臨床主要用以治療體表的良性或惡性腫物,如疣、黑痣、小血管瘤、息肉等,常用的製冷劑如液氮、氯乙烷、乾冰,也可用半導體製冷。 
冷凍時,產生的是一種冷凍生物學的綜合效應,正常和新生的細胞,均可由於極度冷凍而產生不可逆的損害、破壞。一般組織處於-20℃以下時,超過1 分鐘可以導致壞死。其機理較複雜,目前認為當處於超低溫度時,細胞內外形成冰晶,造成細胞脫水、皺縮,直到細胞破壞死亡。因此,致冷劑溫度越低,對細胞的破壞作用越大,此外,低溫還能使細胞膜類脂蛋白複合物變性,產生局部血循環障礙,進一步促進破壞作用。冷凍融解期對組織的損傷作用一直存在,所以多次凍融較一次凍融具有更大的破壞性,具有臨床治療意義。 
冷凍治療可以破壞腫瘤,實驗證明,冷凍對腫瘤的破壞作用比正常細胞要大。色素細胞對低溫更為敏感,使用冷凍治療皮膚良性、惡性腫瘤,不失為一種較理想的美容治療手段。 
目前使用的致冷劑有:液氮(-196℃)、液氧(-183℃)、固體二氧化碳又稱乾冰(-70℃)氧化亞氮(-40℃)、氟利昂12(- 60℃)、氟利昂13(-90℃)、氟利昂22(-70℃)及半導體致冷器(-30℃)等。其中以液氮及固體二氧化碳較為常用,尤其是液氮的致冷溫度最低,價格低廉,使用安全,是目前應用最廣泛的致冷劑。 

冷凍療法又稱低溫療法,是腫瘤物理療法之一。用能迅速產生超低溫的機器,在病變部位降溫,使病變組織變性、壞死或脫落,以達到治療腫瘤的目的。冷凍治療作為一種新興的醫療技術在良、惡性腫瘤的治療中得到了迅速的發展。
冷凍在一定條件下可以保存組織,另一方面又可破壞組織,冷凍治療便是利用後一種作用。冷凍導致生物細胞死亡的主要原理是:
1. 冷凍時細胞內外冰晶形成和冰晶的機械損傷。冷凍後的融化,特別是緩慢自然融化可使細胞內的小冰晶聚集成大冰晶,使細胞遭到破壞。
2. 冷凍時細胞外液逐漸濃縮,引起細胞內外滲透壓差異,細胞內液外滲而致細胞脫水和皺縮。
3. 細胞脫水、皺縮又可使電解質濃度升高,酶的活力亦受冷凍干擾,促使細胞中毒和損傷。
4. 冷凍時細胞 PH值降低,偏酸性,加劇了蛋白質變性。
5. 冷凍能引起膜脂蛋白變性,從而使細胞膜破裂。
6. 對綜上所述,冷凍導致生物細胞死亡是多種因素的綜合結果。液氮是目前冷凍治療中應用最廣的冷凍劑,它沸點低(—196℃)使用安全,來源廣泛。此外還有氧化亞氮、固態二氧化碳、氟里昂、高壓氧、液態氧、笑氣等也可做為醫用冷凍劑。臨床上用於治療腫瘤的冷凍機有液氮冷凍機、高壓氧氣「冷刀」、熱電致冷儀等。目前用於臨床的冷凍方法大致有5種:
1. 接觸冷凍:冷凍頭置於腫瘤表面輕輕加壓冷凍。
2. 插入冷凍:將針形冷凍頭插入腫瘤內,以達較深部位腫瘤的治療。
3. 漏斗灌入:如將液氮通過漏斗灌入癌腔。
4. 直接噴灑:如將液氮直接噴在病變區,適用於表面積大而高低不平的瀰散性淺表腫瘤。
5. 棉拭子或棉球浸蘸法如血管瘤、乳頭狀瘤;白斑、疣等,選用相應大小的消毒棉簽,浸足液氮,即直立接觸病灶,由於冷凍範圍和深度易控制,癒合後疤痕輕薄。
冷凍時間多取決於冷凍的方法和腫瘤的大小,一般為30秒至30分鐘,通常冷凍15分鐘可達到最大冷凍效應的80%一90%。
更多詳細資料, 可購買現代中西醫癌症治療介紹參閱.